在西柚推出后的3年多时间里,用户一直希望增加“CPC建议竞价”这个数据。过去迟迟没有上线,是因为始终没找到满意的算法;如今西柚找词在算法上有了突破:6月份拿出了CVR(点击转化率)数据,这正是CPC算法缺失的最后一环。接下来就来具体的了解“CPC建议竞价”一下。
一、西柚找词CPC建议竞价是怎么来的
拍卖机制理解
亚马逊广告竞价可近似理解为类似Vickrey拍卖的“广义二价”拍卖机制。对于同一件标的,参与者越多,成交价格通常越高;与此同时,价格会受到标的的可感知价值约束。
举例:一件价值10元的标的,若有10人竞拍,成交价可能到8元;若有50人竞拍,可能到9元;随参与者增加而上升。但在理性人假设下,即便有10万人竞拍,价格只会趋近于10元。
由此可见,若要估算CPC出价,需要两件事:竞争者规模与广告位价值。
1.可观测量和评估法则
01竞争强度的可观测量“有多少人在争夺同一关键词的广告位”,将其量化为竞争难度:主要考虑该关键词可供投放的广告位容量,以及参与竞争的ASIN规模与分布。
在同一关键词下,参与广告的ASIN越多、越集中,竞争难度越高。
2.广告位价值的评估框架:短期+长期
广告位的“价值”,本质是短期价值+长期价值的综合评估。
- 短期价值(通过该广告位带来的销售利润)
短期视角下,希望投放是可盈利或亏损可控的。可把目标表述为CPA<销售利润。由于:CPA=CPC/CVR,可推得CPC<价格×毛利率×CVR。
这里的“价格”按投放口径采用净价(例如:标价×(1−优惠券)−Deal折扣),毛利率为单笔毛利÷净价,CVR采用校正后的全周期转化率口径。
这条不等式给出的是一个利润约束下的CPC出价上限:在既定的价格、毛利率、CVR前提下,CPC超过该上限会使CPA超过销售利润。
需要强调的是,这并非市场的出清价,而是从利润安全角度出发的天花板约束。实际建议值会在此基础上,结合竞争难度与稳定性约束,形成一个建议竞价。
一个直观例子:若净价$30、毛利率30%、CVR 5%,则CPC上限=30×0.30×0.05=$0.45。
随后再结合该关键词的竞争难度(“市场有多挤”)来定位更贴近实战的建议竞价。
- 长期价值(广告对自然面的带动)
简单说,长期价值就是“今天的投放,为明天的自然做铺垫”。在竞争激烈的类目里,很多卖家会在可控范围内接受一些短期高投入,换取自然排名逐步上升、曝光更稳定、自然成交慢慢变多。
不会用单一数字下结论,而是看一段时间内的综合迹象:排名是否在抬升、自然曝光与自然单是否在走稳、整体利润结构是否更健康。
只要在预设的观察窗口内,这些自然端的改善能明显抵消投放期的压力,这样的出价从长期看就是值得的。(具体口径与权重属于内部方法与商业机密,此处不展开。)
西柚找词算法综合考虑竞争难度、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,为每个关键词生成CPC建议竞价;该建议竞价反映了在群体竞争下该关键词的合理出价水平。
它并非后台报表里的CPC或接口“建议价”,而是在统一口径与稳健校正基础上给出的当前时点结构化点估计,可作为“高相关”前提下选词与预算分配的锚点,并随数据持续滚动更新。
二、如何使用「CPC建议竞价」数据投放的核心是在相关性高的前提下,优先选择CPC建议竞价低、竞争难度低的关键词,以更低成本拿到广告出单,带动自然排名。现在可以在“反查关键词”–关键词列表中看到“CPC建议竞价”并进行使用。
使用方法
1、登录西柚找词官网(新用户通过专属链接注册,可以获得额外16天专业会员体验时长(共计30天会员时长)。),输入ASIN在“反查关键词“功能中进行反查
2、在关键词结果列表里查看每个关键词的CPC建议竞价(单点)、竞争难度。
3、选词规则:
-
- 先看相关性:优先选择和产品“高相关”的关键词
- 再比成本:在相关性相当时,优先“CPC建议竞价更低”的词。
- 最后看拥挤度:同等条件下,优先“竞争难度更低”的词。
在“高相关”这个前提不动的情况下,按“低CPC建议竞价、低竞争难度”排序投放,更容易以更低成本获得稳定出单与自然面的提升。
三、能否用后台的CPC来“验证”西柚找词建议值是否正确结论:不能。
后台报表里的CPC更多反映的是你的出价结果,而不是每个检索词在市场上的“应当成交价”。
看一个简单例子:
你用同一CPC出价=$1.5,分别投放到handheld fan、portable fan、usb fan三个检索词。由于三者的竞争强度不同,你的SP广告最高能拿到的排名依次是第2、3、4位。
这背后的机制很简单:系统会根据你的出价,帮你找到该出价所能获得的最高排名。当你不是第一名时,后台报表里的CPC≈你的出价;因此报表呈现的是“你愿意出的价格”,而不是这三个检索词各自的市场出清价。
但从能拿到的最高排名已经能看出强弱差异——这三个词的市场价格层级应当是handheld fan<portable fan<usb fan,只是后台的CPC看不出来。
为什么用后台CPC不能当“标准答案”?
- 视角受限:你能观测到的是自己账户的实际支付价格,看不到其他竞价者的出价与支付价,自然无法重建跨账户、跨时段的市场出清价。
- 口径混合与策略扰动:匹配类型、类目归属、版位加价/智能调价、预算节奏与投放时段等因素,会把不同影响混到你的报表里,CPC更像是账户侧的结算结果,而非某个检索词在市场层面的统一价格。
因此,后台CPC用于账户结算与回溯很有价值,但不适合用来判定“建议CPC是否正确”。
推荐文章:
(本文由美国主机侦探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“美国主机侦探”和原文地址!)

微信扫码加好友进群
主机优惠码及时掌握

QQ群号:938255063
主机优惠发布与交流